查看原文
其他

看擅长游戏化学习的芬兰人,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童行学院 2019-11-30

以下文章来源于WonderPainter ,作者谜镜

共享教育,共享未来,点击关注童行计划


从孩子两三岁起,家长们的关注点从琐碎的吃喝拉撒慢慢转移到科学教育上。快乐和学习能兼得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一定要以快乐的童年为代价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了解,芬兰是如何把学习和玩融为一体,让学习变得更有趣,学习者不仅能学得快乐,还学到更多的。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WonderPainter 

ID:xiaoxiaoniukeji


提起芬兰,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 是梦幻的极光?

  • 是骑着驯鹿的圣诞老人?

  • 还是曾经那个叱咤全球的“诺基亚”?


无论首先在你脑海里浮现出的是什么,但你肯定想不到向来以“shy”闻名的芬兰人对游戏化学习的热衷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我们来看看芬兰人是如何进行游戏化学习的。


1

政府力挺游戏化教学


就人口方面来说,芬兰只是北欧的一个只有500万人口的“小国”,尤其是自从二战结束后,芬兰的经济受到了重创。因此,芬兰决定培养本国的人才,从上世纪50年代起,芬兰就一直在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


经过多年的探索,终于在上世纪90年代,芬兰找到了游戏化学系这一更为合适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芬兰驻华使馆教育与科技参赞米卡·蒂若伦把芬兰学前教育的核心理念归为三点:


  • 第一、教育互动,这种互动不仅是教师和孩子的互动,也是孩子之间的互动;

  • 第二、注重平衡,全面培养幼儿素质;

  • 第三、所有幼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孩子能更好地发展。



《芬兰儿童早期教育和看护大纲》中更是明确地写道:

应让孩子们在游戏和运动中学习、尝试和实践新事物,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为了更全方位的推行游戏化学习,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芬兰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对原来规定了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基础课程体系进行了重组,推出了新的教学大纲。

新的教学大纲只提供一个大致的框架,不过多涉及学校以及老师的自主性,尽可能的去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游戏这种对孩子来说最自然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


这样的情况在国内是很难看到的,由于教育体制的行政化,学校的课程设置、老师的教学模式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制,而失去了创造性的老师何谈有创造力的学生?


2

游戏课堂,让孩子快乐学习


游戏化学习的课堂和传统的课堂势必不一样。


猜猜下图的学生们在上什么课?



课堂上,老师把学生们带到一个布满障碍物的场地,并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扮演机器人,另一组扮演控制机器人的——手柄。老师教控制组用“IF语句”发出指令,来指挥“机器人”的前进。


比如:“接下来你要面对六个障碍物,在碰到下一个障碍物之前你先保持直走,如果那个障碍物很高,你就从它下面钻过去;如果比较矮,你就从它上面爬过去。”


听到这样的话,你也许已经猜出来了,这是一节教孩子“IF语句”的编程课


这种游戏性质的授课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模仿计算机的运行方式去完成事情,当学生体验到了计算机完成一件事情的流程后,再通过电脑学习编程就像是自己给自己考虑穿搭一样的轻车熟路了。


芬兰中学生的地理课也是与众不同的。在一次要学习欧洲地理的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分了几个小组,并告诉他们要围绕着“去欧洲旅行”的这一条线,来进行路线的规划,并且要研究好当地的位置,风土人情,然后让同学自己去设计一个剧本,最后将这样的一个旅行路线演绎出来。



无疑,这种教育和国内纸上谈兵式的教育有很大不同,老师会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让他们自己主动去寻找资料,这样的学习所产生的效果才是更高效的。


同样被运用到游戏化教学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学习软件和游戏软件,比如农场游戏、愤怒的小鸟、开商店等游戏。


在游戏中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自己去思考问题,主动学习新的技能。比如:


  • 经营一个农场需要学生去学习和掌握农作物的品种,习性;

  • 开一个商店需要学生掌握消费者的心理以及良好的数学能力;

  • 愤怒的小鸟则会提升孩子的判断力;

    ......


为此,学校给每一个学生都配备有 iPad ,老师也可以在上面直接发布任务,让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更顺利的进行。



3

“考试”也可游戏化


芬兰的教育理念中没有竞争,中小学全过程没有任何标准化考试。学生也只在12年的学业完成时经历一次结业统考。


那在结业统考前要靠什么来评价孩子的学习成果呢?别担心,芬兰自有妙招!芬兰的教育者能在孩子玩耍当中就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


在芬兰,让学习充满乐趣是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课题。各种教育游戏、软件研发非常盛行,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并掌握知识,是很多公司、机构介入教育的着重点。


很常见的方式就是设计教育游戏软件,让孩子在虚拟世界里边玩边学。比如Skillpixels公司的数学教学软件,研发者分析总结了小学早期数学学习的特点,研发出由儿童自己授课,教授游戏中的虚拟人物学习数学的软件。


由于学生要在游戏中教会游戏主人公学习数学,所以游戏者自己必须先掌握数学法则。这款游戏软件针对5~8岁的孩子,已发行到10余个英语国家。


这个游戏软件的另一个功能,是在游戏中可以判定出儿童的个人特长强项,以此反馈给老师和家长,让家长在找到孩子个性特长潜力的同时,也可以观察到孩子的心理变化,掌握孩子成长动态。



类似的游戏软件在芬兰还有很多,标准化的考试不能考察所有的知识点,只能让我们看到考试型人才,而这种具有反馈性质的学习游戏软件则可以给老师家长带来一个更直观的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考试,在日常游戏学习中,他们就可以完全掌握孩子的学习状况。


4

家长助力游戏化学习


芬兰人对游戏化学习的热衷绝不仅表现在政府、老师或者社会机构上,更表现在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家长身上。芬兰的家长同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和国内家长不同的是,他们更“随心所欲”一些,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快乐的学东西。


一位来自芬兰的家长说:“小孩子就是小孩子,他就是喜欢玩,你非要让他去做那些在大人眼里看起来是有出息的事情反而会害了他。”


比如在芬兰如果教孩子近反义词,不是只由老师教授,家长在做饭的时候就会问孩子诸如香肠的反义词,平底锅的反义词之类的问题,而孩子的回答则是无边无际,天马行空,说什么的都有,只要能自圆其说都是被认同和鼓励的。这是不是与国内的白与黑,好与坏的反义词教学有很大的不同?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当你看到你的小孩不好好学习,反而在爬树的时候你会怎么想?是不是立马冲上去,好好教育一番。


在芬兰就完全不一样,如果家长看到孩子这样做,会和孩子一起去爬,教会孩子怎么爬树,并且教孩子认识树上的虫子啊、树叶之类,并告诉孩子明天要去和班里的同学分享自己学到的。



学习不分场合,不分地点,或者根本不需要精心的设计,在游戏中,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完成。家长更不会觉得孩子玩耍是玩物丧志,而是抱着积极而又坦然的态度,引导他们知道的更多,学的更多。


100多年前,法国公共教育部长朱勒·西蒙就教育问题曾写下:

学习课程,把一种语法或一篇纲要牢记在心,重复得好,模仿也出色——这种教育方式简直幼稚且可笑,它的每项工作都是一种信仰行为,即相信教师永不犯错。


这种教育的惟一结果,就是贬低自我,让我们变得无能。


单纯的记忆和模仿,不是孩子该有的学习方式,游戏中的他们才能放飞自我,学会自己去发现和思考问题,进而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芦苇”。


所以,如果你真的爱孩子,请给他们更多游戏化学习的空间。

Tips

正在进行的两期冬令营:《创建我的梦想森林》《童行研学冬令营》我们也引入了游戏化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的同时,学习到更多。


先上两张小剧透!

猜猜他们在干嘛呢?


更多营精彩内容,尽在后续冬令营专题报道,敬请期待哦~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想走在现实之前

长按关注一起童行

拓展阅读


►如何利用国际企业的思维工具,帮孩子实现思维升级?

►如何在家庭环境中,支持孩子实现个体化的学习?

►为什么PBL本质上是“关于自由的教育”

►郝景芳:有关教育,我想写一篇反鸡汤的文章

►我们希望孩子,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奶爸科学家是怎么给娃培养思维的? (一)

►奶爸科学家是怎么给娃培养思维的? (二)

►什么是好的创造力教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